2024-08-14 16:37:20发布者:中其类型:
作者在北欧参观了三所著名医院,将分别从医疗设计的场景化、艺术品、照明等三个方面分析这三所医院。
赫尔辛基新儿童医院(Helsinki’s New Children’s Hospital )作为赫尔辛基大学医院(HUS)的一部分,是芬兰领先的儿科专业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机构。其大胆创新和高品质的服务曾令全世界为之叹服,各大媒体纷纷评价它为 “最不像医院的医院”。这座儿童医院在设计上创新,将文学和卡通的场景融入医院环境,打造治愈的环境。芬兰建筑事务所SARC Architects担纲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
(共15种颜色)
室内设计以芬兰著名卡通形象姆明(Moomin)为主题进行视觉设计,空间中随处出现的自然风景画都是以童话故事中的姆明一族生活的地方——姆明谷为灵感的手绘图。每个楼层都有专属的主题,从海洋、森林、山谷到岛屿、山峦、星星,并对应相应的主题色调。
山脉和太空,8F是星空
地面是海洋生物,天花则是飞翔的海鸟。
走进医院大厅中看到的第一场景是一个巨大的蓝色虚拟水族箱屏幕,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带有名字的奇怪的鱼,事实上这些鱼都是来就医的孩子们画的。
孩子们可以得到一张鱼形涂色卡,填色后将卡放入一个木箱,几分钟后,孩子们创作的鱼就会以 3D 形式出现在虚拟鱼缸里。
大厅中巨大的蓝色虚拟水族箱屏幕
医院结合数字科技改善流程,孩子们挂号时,可在自助电脑屏幕上选择虚拟化身——兔子、咖啡杯、轿车、马铃薯等,比如选择了狮子,工作人员会主动地给你递上了一个印有狮子卡通图案的手环,以及号码15,这时候孩子扮演角色是狮子15号。
候诊室叫号时候,会在屏幕出现一个狮子喊孩子:“狮子15号,到你去看病啦”,引导孩子走进相应的诊室。
自动定位系统追踪孩子和医护人员的位置,以即时分配人力。
大厅的自助挂号机
大厅候诊区悬挂的海洋生物模型
大厅候诊区的真实水族箱也吸引孩子的好奇心
一层急诊科大厅的主题是丛林
一层儿童保健科
芬兰这座被誉为世界好的儿童医院,最突破的一个创新是通过将姆明故事的引入,把“公益场景化”思路带进了医院,创造公益价值。用场景化促进了孩子积极配合医院给予治疗。
孩子不是来看病,而是扮演一个角色来完成一个有挑战的童话故事,这使儿童医院成为一个“爱的场景化”的场所。
同时,场景化设计创造了良好的体验,促进病患关系建设;增强医护人员的敏感性,提升医院运营效率。
三层外科及麻醉科主题为森林。
地面上写着亚美的自言自语:“两块太妃糖数起来是两块,如果它们粘在了一起,数起来就是一块。”
像这样从姆明图书里摘来的金句随处可见,芬兰语、瑞典语、英语都有
六层日间护理病房大厅主题是山脉
六层日间护理病房护士站的墙面、地面、天花灯具都是与山脉有关的元素
六层日间护理病房
电梯轿厢的蓝色夹胶镜墙面图案描绘的是海岛景象
赫尔辛基中心医院新儿童医院创新的一部分包括在整个建筑范围内开发声景,为患者和医护人员营造舒适的声音环境。
由儿科专家、耳鼻喉专家、音乐家、阿尔托大学新媒体声音系师生等组成的团队,根据医院个八楼层中每个楼层的视觉主题,营造一系列声景,每个声景都采用了自然界的真实环境声,例如海洋、森林、丛林灵感主要来源是大自然,并结合芬兰卡通形象姆明创作。
所有声音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实时生成的,以避免压力和听觉疲劳。
团队的理念并不是要在建筑物中填充背景音乐,而是要营造一种克制、低调,融入医院整体氛围的环境声,让孩子们感到愉悦和放松,同时又不打扰医护人员的工作,为这座现代化的儿童医院尽可能打造最佳的声音体验。
走廊的二次等候区飘荡着舒缓的大自然之声
(文章来源:《北欧医院室内设计一瞥:医疗设计的场景化、艺术品和照明》)